1、若你在报考的学校(外省)进行报名,那么初试将在该报考学校进行(外省)。
2、若在本省(就读学校所在地)规定的报名点报名,考试地点将是在本省指定的学校,但并不一定是报考者就读的学校。
3、复试则由报考学校自主组织,并在报考学校进行。
考研报名地点即为考试地点。考点位置由通化教育局或考试办通知,并在报名信息中体现。考研试卷通常用信封装好,由各大高校寄至各考点。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组织的选拔研究生的相关考试,包括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
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考生须满足以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学业水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本科结业生、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为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为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由各高校自主命题。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考研报名并不一定在自己学校考,也不一定在报考的学校考。考生在报名时需按照要求选择报考点,考试地点即为所选择的报考点或报考点所在城市。每个省市都有报名地点,一般初试在哪个城市报名就在哪个城市考,并不一定会在本校。
应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必须选择考生本科学校所在地的报考点,不能选择其他城市的学校为报考点。如果没有按照要求选择报考点,在现场确认时可能无法确认,继而无法参加考试。每年都有大量考生因为没有按照要求选择报考点,无法现场确认。
往届生只能选择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
考生缴费注意事项:如选择报考点已满,则无法交费。若要更换报考点,只能取消当前报名信息后,再新增一条报名信息。如有其他疑问,请联系报考点咨询。
考生可在报名阶段修改除“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报考关键信息及报考点不可修改项以外的其他信息。
网上缴费不限制必须使用报名用户本人银行卡,只要使用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有效银行卡交费即可。
考研地点可以在学校所在地,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考研的其他规定: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年度招生计划。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确定各学科(类别)、各专业(领域)的招生人数。
国家对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安排生均拨款,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国家和招生单位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
考研的报考点不是所报考的学校,而是所要参加考试的地点,招考单位才是所报考的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考研在报名时选择学校,择校完成后再参加考试。高考是先考试,考试后再择校。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在报名阶段,考生有权限自行调整或重新填写网上报名资料。为了防止占用过多考位,给其他考生报名带来不便,每位考生仅能保留一条有效的报名记录。
完成网上报名后,考生需对所提交的信息进行仔细核验;在完成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过程中,考生需对报名信息进行严格核对并予以确认。一旦考生确认报名信息,该信息在考试、复试和录取阶段将不得更改,因考生填报错误而产生的所有后果需由考生自行承担。
关于择校建议:
教育资源方面,知名高校在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科研环境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吸引了大量学生报考。同时,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普通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所下降。加之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因素,导致众多大学生对考研产生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成为考研的一种趋势。尽管近年来考研热度有所减退,但“名校热”现象依然存在。
无论是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普通高校难以匹敌的。以清华、北大、人大为例,这些高校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学术讲座,有时甚至一天内有多场讲座。此外,名校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的机会,而普通院校在这方面则相对较少。
许多人认为,如果在名校读研期间能师从一位学术界的大牛导师,那么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毕业后工作中都可能会顺利许多。即使是在求职过程中,名校背景也能让你轻松跨越某些关卡,例如一些知名企业招聘时明确表示只招聘985和211院校的毕业生。
以上信息参考: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