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详解
1、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旨在评估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科目为信息技术。面试通过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涵盖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
4、依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和《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主要评估申请者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学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5、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没有统一教材,只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出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备考的主要依据。考生应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二、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解析
全国统考,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一)学科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
(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技能及教学方法。
(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
(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1)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2)具有分析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概览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1)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一般知识。
(2)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3)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
(4)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1)了解学生认知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2)具有分析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和个体差异的能力。
(2) 具备评估学生现有信息技术学习经验及其个体差异的能力。
(1) 遵循《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的编写思路与教材特点,理解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能够依据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与编排。
(2)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学生既有知识技能的考量,明确教学的关键点和难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1) 理解“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2) 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教材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设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达。
(1)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性和学生认知特点,挑选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2) 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关联,确定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呈现顺序。
(3) 理解信息技术资源的多样性,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
(1) 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2) 通过研究典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掌握设计方法,分析教学案例。
(3)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1) 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 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性和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 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组织的形式与策略,具备初步应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突发状况的能力。
(2) 了解如何调整教学活动,如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
(1)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实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 掌握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功能、特点与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能够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 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与方法,具备科学的评价观念,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 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信息技术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1) 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
(2) 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
考生需携带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按照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
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备课时间为20分钟。
回答规定问题。考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
考生根据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为10分钟。
考官针对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进行答辩,时间为5分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百度百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