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托福培训机构中,知名度较高的包括新东方、朗阁、新航道以及环雅等。
选择托福培训机构时,建议前期充分考察几家培训班,充分利用免费咨询,详细了解你想要了解的所有信息,比如师资力量、学费、服务等方面。不正规的品牌不仅会浪费你的金钱,还会耽误你宝贵的时间和申请机会。
以下是福州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分享:
**自身基本情况**
首先向大家介绍我的个人情况。我是一名来自福建某双非一本的工科学生,本科专业是通信工程,这专业在近期相对热门。但由于我对通信工程没有兴趣,最终还是选择了跨专业考研金融专硕。在大学四年里,我主要专注于学生工作,学业成绩一般,班级排名在60%-80%之间。最初,我怀揣着对985院校的执念,将华东师范大学作为目标院校,但由于一些个人原因,最终我将目标院校定为福州大学金融专硕。
我的大学成绩并不出色,选择了金融这样一个我完全陌生的专业,可以说是一切从零开始。首先,数学方面,我的高数成绩两次考试都是60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也只有七十几分,都是考前突击的。英语方面,考研时我四级460分,六级330分,大学英语成绩稳定在60分。政治方面,我对政治并没有太大兴趣,但这并不是拉分科目,专业课我就不多说了,我的情况确实是从零开始。
因此,各位学弟学妹们不要过于担心自身条件不足,只要高效学习,把握时间,一切都来得及。
**复习时间安排**
我开始考研复习是在2019年4月,但由于当时我还担任学生工作,每周有七八节课,时间相对较少。而且我根本没进入状态,经常学完课就和朋友玩游戏。大家考研时真应该远离游戏,这并不能减压。我就这样开始了前期散漫的复习,直到六七月份才真正像一名考研人。
(1)4-6月:当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目标,每周有一天几乎满课,其他时间就一两节,还有许多学生活动要处理,经常一次院级大活动就两三天不能待在图书馆。主要就是过了一遍考研单词,数学方面跟着张宇老师的基础班视频复习,专业课方面阅读了黄达老师的金融学。平均每天学习时间在4-5小时。
(2)7-8月:六月底确定换福大为目标院校,课业也正式结束,学生会任期也结束,这才算是我真正开始像一名考研学生的日子。暑假留校,在学校的自习室学习,早上6:40左右起床,晚上10:30左右睡觉,中午回宿舍休息20分钟午觉,保持下午的学习精力。平均每天学习时间在11-12小时,有效学习时间可能就8-9小时。这段时间主要学习任务是完成英语一、二的历年阅读,数学方面进度较慢,八月中旬才看完冲刺班课程,之后开始刷1000题。政治从八月份开始,主要看徐涛老师的视频。专业课上完成了财管书本的一轮,构建思维导图,八月开始背诵金融和财管。
(3)9-11月:这段时间里我已经没有课了,但由于前期开始较晚,身边同学的进度比我快,这时候压力就来了。这段时间我觉得是既要夯实知识又要做好心理建设的时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千万不要看着别人快就跟着快,一定要走好自己的步伐。这段时间里数学刷完了1000题,又刷了一遍错题,十一月左右开始做真题。英语当时想给其他科目腾时间,这段时间里也就保持每天一篇真题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都在这段时间进行了基本训练。专业课就是两本书反复背诵,十月底背完第二轮,十一月份开始最后一轮背诵。这段时间作息大致和之前差不多,但更加紧张,每天差不多有13小时的学习时间。
(4)12月:冲刺阶段,英语每天坚持真题阅读反复背单词,开始每天一篇地背英语作文。数学没有买卷子,就真题的错题反复做。政治学得不好,最后就靠肖秀荣的四套卷保命了。专业课就扎扎实实背了最后一轮,最后一个月给我的感觉就是都在背书,学习时长也在13小时左右。
总的来说,由于换学校和自身基础不扎实等原因,我前期各科用的时间较多,导致中后期进度很赶,时间紧张。但环顾四周,其他考研同学也都是追赶时间。在中期大家的进度会慢慢多样化,进度较慢的同学千万不要因为别人进度快就慌了,考研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与其他同学的竞争,更是与自己的博弈。给自己安排好进度,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尽力学好每一个知识点,高效学习,千万不要为了三、四轮的数字而浪费时间。
**政治**:接近九月份开始政治,看了一个月的网课(徐涛的强化班),带着做肖秀荣1000题。十月份把1000题写完,这时候腿姐的选择题技巧班出了,不想学习的时候看看,罪恶感没那么强。十一月份,看了徐涛的小黄书,腿姐的冲刺背诵笔记也不错,然后二刷了肖秀荣的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十二月份主要就是背肖秀荣四套卷。因为背书,没怎么看选择题,导致考试前选择题忘了很多。
**数学**:七月份开始,跟的是武忠祥高数、李永乐线代、余丙森概率论,当然,大家也可以看看汤家凤、张宇。七八月份听完了对应的基础课、强化课,把相应的辅导讲义也给看了一遍,做了高数、线代、概率的配套习题。然后八月二十号我就开始写真题,十月五号的时候,写完了真题35年,用的是汤家凤的真题,这段时间看的是李艳芳的真题课讲解(强烈推荐)。十月份把书又看完了一遍,辅导讲义很重要,第二遍还有蛮多不会的。十月二十号左右又把2010年后的真题做了一遍。十一月份,当年模拟题还没出的时候,我把去年的李林6+4做了,然后不久当年的模拟题也出来了,我做了张宇的过关8+4,提高8,余丙森五套卷、李林6+4,还有方浩、李艳芳的没做完,太难了。有部分模拟卷我是买的答题纸做的,最后大概用了十五张的答题纸,这样可以模拟考场。个人感觉,张宇是蛮符合今年的出题风格。十二月份,我做做模拟题,把真题又看了一遍,个人感觉真题很重要,假如时间够,建议把2010年之前的也都做了,感觉到有蛮多重复出题的点,以及前面题目的改进。
**英语**:七月份开始,每天早上背400个单词,我没有看延伸的扩展,十二月份每天就没有400个了,记录我背了9800多个单词。晚上写写真题,用的是张剑黄皮书,主要是阅读,不会的就去瞅瞅唐叔对应的课程讲解。十月份开始看看翻译、新题型,瞅了瞅唐静的翻译课和刘琦的新题型课。十一月五号,我开始作文,我看的是周思成的作文课,大家也可以看看王江涛、潘赟、石雷鹏,评价都很好。十二月十号后,我每天英语就练练作文(买的作文的答题纸)、看看以前的阅读。个人感觉学习英语是最快乐的,每天两三个小时学习英语。
(1)英语
需要准备的资料很少,如果基础也不错,就可以不用花很多时间。我是大一六级踩线过这样的水平,考研英语前期准备的很少。朱伟的恋词对着视频看过一遍,累的时候看看会很轻松。后面再每天早上背一背,一本书也看了3遍,到11月左右的时候再开始做真题。重点是近几年的真题。我把10年之后的真题阅读部分,每篇翻译,生词整理出来,一篇一篇的分析每道选择的答题技巧和套路。背了王江涛5+5的作文,
在最后的考试中,我直接默写了一篇作文。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建议不要购买那些模板,完全没有必要。直接背诵几篇作文(一套老师的全部),涵盖了各种话题。考试时只要稍微搭上边,扣分也不会太多,绝对比你自己现场发挥的强。除非你确信自己的作文真的很好。默写一篇作文,然后省出时间来阅读,这不是很香吗……
(2)数学
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拉开很大的分差!前期至少应该把60%到70%的时间放在数学上。我的数学全程跟着张宇老师,非常喜欢他的上课风格,幽默风趣,而且讲解难度较大,非常适合做题,方法也很好用。全程跟着张宇老师,这样就不会有遗漏,重点知识他会反复讲解,自己也有数。
我在8月份之前看完了张宇的高数18讲,因为已经看过了前一年的课程,所以不用等待更新,可以很快地看完。线代和概率是听张宇的视频,看李永乐团队的线代和概率统计辅导讲义。然后从8月份开始刷题,题海战术非常重要。两个月的时间,我刷了张宇的1000题,李林的880题、660题的高数部分。先做到的1000题,难度很大,很崩溃,做的时候可以找一下1000题的配套讲解视频,非常好用,答案密密麻麻的,看不进去,而且很多方法不太能接受,配套的视频看了就会豁然开朗,浅显易懂。880题同步做的,会发现李林的题风格似乎和张宇很像,有些题可以作为补充。同理,不会写的题去找视频看,他会把一系列的知识点讲一下,比只研究答案好很多。
我网上找到了这些课本的pdf,做完每一章节的题,我会把错题截出来,很方便。后面可以再做一遍。建议至少一定要完整地做完一位老师的习题集,这样知识才是成体系的。
后来的时候心态有点崩,就什么习题都想做。闭关修炼,108题等都买了,总觉得都要写一遍才可以。尤其新大纲出来网上在传李永乐的题会更适合新大纲,所以又买了660题+330提+临阵磨枪等全套的习题。计划着每天做多少题,很快就能结束。最终做完1000+880之后,只来得及做完660的高数部分。
10月份一定要开始刷题了。我用的张宇的真题,好像是从87年开始的,每天一套。一样的,看视频讲解,近些年的真题从头看到尾的视频,看看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和标准思路一样,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最简单的,还有哪些知识漏洞,没想到的知识点,按照年份做好笔记。错题、好题用软件截出来。可以二刷。
11月中下旬和12月开始刷错题集、背知识点、刷模拟题。模拟题我觉得挺重要的,恰好时间做,难度比实际考试难一点点,多做几套感觉会上来的。所有老师的预测我应该买的比较全,然后做了张宇的8+4、李林的6+4、李永乐6套卷,汤家凤12套。难度上张宇>李林>李永乐。质量也是张宇>李林>李永乐,张宇的题就每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弄懂一道题,就会学会一系列的知识点。李林的题没有张宇那么难,但是也很有价值。李永乐的题感觉,不太适合我的风格,出题点太细节了吧……不太喜欢。汤家凤的题,做一套一套150,没有任何价值了……做了几套就没做,过于基础。
刷模拟卷的同时,错题集同步做好。每天回顾一些之前的错题知识点。
最后数一131分,觉得其实还能更高些的,21年的不算难,做题的时候发现,很多题都非常的熟悉,仿佛做过。
(3)政治
政治没有太早进行,到11月左右开始的吧。买了徐涛的全套(真题集没),把他的视频很快过一遍,然后习题集对照着视频快速刷一遍,没记下太多,一两周的时间就结束了。然后小黄书知识点多翻一翻,配套小黄书做了肖秀荣1000题,也很快2个礼拜左右,正确率不高,但是对应着1000题讲解视频,还有小黄书知识点,这会能记下些东西了。
肖八出来的时候,把选择题做了,两天做完……最提分19分,高点的37左右。同样电子版的资料准备好。在肖四出来前,肖八还有之前1000题以及优题库习题集快速再过一遍,尤其错题。
肖四出来之后整篇背诵!很重要!不要再去找什么杂七杂八的资料了!我是最后一个礼拜,将肖4的简答题大体背了一下,背诵笔记(小黄书)翻一翻,网上找到的各种简答题也整理了一部分,一块看。因为最后一段时间网上政治预测题太多了,导致眼花缭乱。下载了一大堆,今天背着个,明天换那个,就乱了……看的太多反而什么都没记住,没能抱紧肖爷爷大腿,拿到试卷,题目都见过,答案没背住的感觉,更气的是,考完看参考答案有一段话我背下了,但是没背题目,没对应上题,居然没写!
英语:这一阶段我主要是进行了单词的背诵记忆。买了单词书,但是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对我自己而言,单词书学起来效率比较低,所以我主要还是用的背单词软件。百词斩、扇贝、墨墨都下载使用过,最后用的最好的是百词斩,页面比较简介,缺点可能是词义设置上偏简单。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选用。用APP背单词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方便我们利用好碎片时间。
专业课:我在2021年注会轻一教材出版后,开始学习税法部分。老师跟的是东奥的王颖老师,讲课风格我很喜欢,节奏适中,1.5倍速听课正正好。税法这部分内容繁琐,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对我来说只是看书勾画的话记忆不够深刻,所以我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自己理解。如图所示:
英语学习
我的经验个人觉得还是很适合各位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借鉴的,虽然我底子是真的差,但是最后英语也算是个科目中比较好看的一门课了。
英语我是从四月份开始背一轮单词,开始因为有课,就每天早起的那四五十分钟在楼梯拐角处背单词,最开始是用的百词斩。这个软件或许是真的不适合我吧,到最后我也没背清楚几个英语单词,图片记了不少,于我自身来说算是一条弯路了。
差不多到了六月份,用百词斩背完了一轮,但是还是觉得和没学过一样,于是后面我开始了第二轮,换成了墨墨背单词(这个app强推),同时还看了朱伟老师的第一部分单词的视频。我个人是觉得看视频是很舒服但是确实是一种小偷懒行为,看完第一单元我就没看了,还是扎扎实实背单词来得稳定,但是朱伟老师的技巧确实是可以学习,看完第一部分的单词视频课程基本能够掌握一定的词根词缀之类的技巧,对后期单词记忆还是非常有用的。
暑假开始的时候就开始保持每天英语真题,先英语一再英语二,同时做好不会背的单词的抄录,每晚睡前看个十分钟,这个我觉得是蛮重要的一部分。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风格差别很明显,我个人做起来反倒觉得英语一做得更有逻辑。做完就开个倍速看李旭舅舅老师的真题讲解,不会太飘,也能看懂。长难句我觉得学习的东西和翻译时候学习的东西差不多,我是在做真题之前就花了几天时间去看何凯文老师的视频,何凯文老师的视频是我难得能直接二倍速看的视频,内容不是特充实,后面看唐静老师的翻译技巧的时候也可以再夯实一下,学好长难句英语二的阅读就是一个单词的积累量了。刚开始错个七八个甚至十个都不要慌,找好每个错的点,慢慢积累改进,不要听身边人什么英语一错两三个不是很正常嘛这种话,保持信心和节奏,后面错题数量会逐渐减少。翻译、完形我都是在暑假后秋天开始看一些老师的课程,单词扎实很快就能拿下,问题不大。完形是看的新东方一个叫易熙人老师的课,就自己做一次真题看他讲解一次。最后就是作文部分,由于自身积累是确实差,不能像身边的大佬那样自己总结自己的结构,在十二月份就只能乖乖抱着王江涛老师的20篇作文背,确实不好背,背完之后其实作文会有明显的提高,至少大概一个架构心里有点数了。
总结一下,觉得英语其实还是性价比挺高的一个科目,投入的时间不用太多回报还很客观,经常其他科目一忙了,就可以压缩压缩。但是英语贵在坚持,每天背单词的时间不能少,每天两三百个坚持到考试的那天,词汇量有保障英二分数就不会太低的。
专业课学习
一直听说跨考金融的同学很多,但是我身边是真一个没有,而且自己又是零基础跨考,所以当时有幸就买了大头金专的材料,按着大头金专上指导的节奏和方向来走。有一说一,大头金专的材料还是很顶的,整体的知识框架很全面,思维导图配上具体的内容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还有规划学习金融的时间和轮数安排,很适合零基础的同学们的。
(1)基础阶段——4-7月份(由于换学校和我前期时间比较少,正常来说零基础跨考不推荐这么迟)
在四月至六月期间,遵循教材的建议,我先阅读了推荐的参考书目。我选择了黄达老师的《金融学》第四版作为入门读物。购买书目时,一定要注意版本,因为不同版本的书籍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我因为疏忽买了一本精编版,实际上与全本差异较大,一些知识点甚至被删减。黄达老师的《金融学》阅读体验极佳,学习过程像读课外书一样轻松愉快,有时甚至舍不得换其他科目。但这本书并不适合应试,看完整本书后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还是需要结合大头金专的内容,这样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之后,我转向了福州大学的学习计划,初试书目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金融学仍然是黄达老师的第四版,但公司财务管理换成了黄忠老师的版本。我立刻在网上寻找类似大头金专这样的辅导资料,但福大并没有专门针对金专的辅导材料。经过一番考虑,我还是选择向一位学长购买材料。
学长提供的资料很全面,但对我这个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适用。最终,我决定继续使用大头金专的材料来复习金融学,而财务管理只能硬着头皮配合学长给出的重点题目来背诵。
七月份开始,我开始自学黄忠老师的《财务管理》,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籍。与之前学习的荆新老师的书籍相比,黄忠老师的书籍明显更难懂,且缺乏基础,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我借鉴大头金专金融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背诵,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勉强看完了《财务管理》。
(2)加强阶段——8-10月份
随后,我开始了第二轮背诵。在金融学方面,我利用大头的资料进行理解背诵,并咨询了华师群里的同学。财务管理方面,我结合自己整理的导图和学长提供的重点题目进行背诵。每天投入大约3-4小时,到十月份才完成背诵(采用记忆曲线背诵较为缓慢,但记忆更加牢固)。由于福大金专考试并不特别重视计算题,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中的计算题难度都较低,因此在每一轮开始前,我花了两三天时间复习和背诵,基本就能掌握了。
(3)冲刺阶段——11-12月份
最后两个月,我开始了专业课的冲刺。结合艾宾浩斯曲线,我花了大约五十天时间复习最后一轮。金融学在知识架构方面已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而财务管理方面仍有明显的不足。我只能硬着头皮背诵知识点和题目。
最后,作为一名零基础跨专业考生,且更换了一次目标学校的我,对大头金专的辅导教材印象深刻,认为它不比有老师在身边指导差。在目前福大金专机构中,我认为大头金专的材料更适合零基础考生。
在这一过程中,我最大的痛点在于没有系统的框架来学习黄忠老师的《财务管理》,只能硬着头皮学习。第二个痛点在于,选择福大金专后,没有像华师大头金专那样的交流群和信息提供者。我经常一个人摸黑学习,很多模糊的知识点没有人讨论。复试时,也担心错过官网信息,每天都要刷几十次官网。
实际上,福大金专的难度与其他院校相比相对较低,只要扎实地学习课本内容,取得好成绩并不难。
数学和政治
这两门科目我的学习并不算好,只能简要分享我的学习经验。
首先是数学(2010年数学真的很难)
(1)基础阶段——4-7月份中旬
开始阶段,我想只跟一位老师学习,于是直接用张宇老师的三十六讲贯穿全程。一边听老师的基础班课程,一边刷三十六讲。这个阶段我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会看到别人的进度很快(我有一个同学,5月份就开始了强化课程),自己会感到紧张,想着要追赶进度,这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为了进度而学习是不会有什么提高的。第二是张宇老师的课程在高数上还算不错,但后面几本书真的不太适合,导致我浪费了大量时间在上面。特别是概率论,前期基础不牢固让我在后期吃了大亏。
(2)强化阶段——7月份中旬-10月份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暑假,由于我的基础不牢固,又想扎扎实实地把全书好好刷完,所以在基础阶段花了大量时间。但不知道是我和张宇老师不来电还是怎么的,真的不太合适。在强化阶段,我仍然选择了张宇老师的高数,线性代数则换成了李永乐老师,概率论看方浩老师的冲刺班。其中最明显的提高是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真的很扎实可靠。方浩老师的概率论讲得挺好,但不知道是我基础太薄弱还是怎么的,提高的有点不稳定。后来,我刷了张宇的1000题,有很多不会做的,就在题目下四厘米处做好提示,不写答案。在二刷的时候看看能不能自己做出来,不能再看提示,去查阅不了解的知识点。
(3)冲刺阶段——11-12月份
将近11月份才开始做真题真的很迟,各位学弟学妹一定要尽早开始,至少在十月初甚至九月底就开始。前面的进度大家可以自己调整。数学真题的开始时间点非常重要,定好这个时间点再来安排学习进度是比较好的。我就太随遇而安了。这个阶段,我一天做一张真题卷,每五年八年的做一次错题整理,二刷前会再刷一次错题。最后,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有再做其他老师的模拟卷,但做了方浩老师的冲刺押题。如果时间充足,建议大家也做一部分模拟卷。
数学学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打好基础非常重要。2、定好真题的开始时间点,不要盲目调整学习进度。3、不要盲目追求别人的进度,扎实学习,千万不要失去信心。
政治方面,我确实学习得有点迷茫。徐涛老师的视频课程很不错,但像我这样时间紧迫的同学,还是以一本书来背诵夯实基础为主。考研过程中,觉得学习很轻松时,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学习。我的学习节奏大概是精讲精练-1000题-风中劲草-肖八肖四,最后二十天一直背诵肖四大题就完事了。前面的积累主要还是为了选择题的分数。
学习以外
考研是一场与自己的博弈,是对生理和心理的考验。身边就有同学考到去看心理医生。因此,考研压力的排解非常重要。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冲刺,但压力过大则会产生反效果。我在考研后期压力很大,当时给自己排解压力的方式是一周休息半天。当时为了节省时间,我放弃了原来一直有的跑步习惯,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有锻炼习惯的同学,建议考研期间也继续锻炼,这是最好排解压力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像我一样放弃了出汗来排解,其实给自己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此外,恋爱也是一方面。我换到福大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之前的女友。如果生活节奏不同,比如她没有一起考研,确实会影响学习。因此,建议考研的同学在没有对象的情况下,暂时不要急于寻找恋爱关系。如果有对象的话,也要加强沟通,互相体谅和理解,争取学业和爱情双丰收。
最后
今年的疫情对备战考研的同学影响很大,但这是“系统性风险”,大家都是一样的,千万不要让这影响到自己想变得更好的决心。还是要抓紧时间,高效学习,只要足够渴望,一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