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欣然与大家分享我的考研成功经历。以下是我从五个角度总结的备考心得,愿对即将备战23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助益。
一、个人背景与择校考量
我本科专业是金融学,跨专业选择了新传专硕,并顺利考取了西北大学。选择新传专业的原因之一是相较于需要考数学的专业,其难度相对较低。同时,我对新传专业的就业前景颇感兴趣,毕业后可进入广告公司、互联网大厂等,专业发展前景广阔。选择西北大学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该校出题风格稳定,题型偏向基础,没有院校歧视,不压分;二是只要付出努力,上岸的机会很大。
二、院校及专业概况
(一)报录比:无公开数据,近两年报录比约为20:1。
(二)新闻与传播专硕初试科目:01思想政治理论;02英语二;03新闻传播实务334;04新闻传播史论440。新闻与传播专硕包含融合新闻、视听传播和营销传播三个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和试题相同,复试时统一排名和面试,按总分择优录取。
(三)参考书目:虽然考试范围广泛,但考题偏基础,建议在6月底前完成阅读。
新闻学部分:
-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必读)
-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必读)
-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必读)
- 《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必读)
传播学部分:
-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必读)
-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必读)
- 《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刘海龙(选读)
实务部分:
-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必读)
- 《新闻编辑学》菜雯(选读)
- 《新闻采访学》蓝鸿龙(选读)
- 《新闻评论》马少华(选读)
- 《时评写作十六讲》曹林(选读)
广告学部分:
-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必读)
- 《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选读)
三、课程学习规划
以下是我对初试各科的学习安排,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政治
尽管我已有备考经验,但第一年因经验不足,政治开始较晚。建议提前准备,二战时我在七月中旬开始学习政治。首先标出教材重点,记好笔记。政治重点在考研公众号上也会有总结。学习新章节前复习一遍以加深记忆。前期不用花太多时间在政治上,暑假每天约2小时。练习题主要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以及肖四肖八,每套至少刷三遍。11月中旬后,接触不同政治老师的出题风格,如腿姐、徐涛、米鹏等。大题我只背了肖秀荣老师的肖四,背了四遍。最终政治考了77分。
(二)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一般,备考期间背了7遍英语二单词,使用背单词app和绿皮书。建议使用纸质版单词书,与app结合使用。每天坚持做两套阅读题,精翻文章。作文从8月份开始背诵范文,推荐考虫石雷鹏老师的作文模版。10月中旬开始练大小作文,一周两篇。最终英语考了78分。
(三)专业课
专业课复习至关重要,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划。我将专业课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5-7月初)、强化阶段(7月初-10月初)和冲刺阶段(10月中旬-初试)。在基础阶段,通读课本、搭建框架并整理笔记;强化阶段,开始背诵专业课知识;冲刺阶段,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考试,严格遵从时间要求,找小伙伴互改,并进行专题复习和背诵。
自四月份起,我确定了专业和学校,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仔细阅读了西北大学的参考书籍,并参加辅导班以加深理解。7月份,我开始正式背诵专业课,每天至少投入5小时,通常在早晨,因为那时候记忆力较好。9月份,我开始练习论述题,关注一些新传机构的公众号,收集高级词汇、专业术语和新的案例,为此我准备了一个积累本,每次上课后的笔记都要背诵,久而久之这些内容就会变成自己的知识。作为一名跨考生,我对论述题完全不熟悉,甚至有些抵触,但每天仍强迫自己练习一道论述题,从最初的毫无逻辑到后来能写出有框架、有深度的论述,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关于心理健康,我认为有必要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考研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调整。考研不仅考验专业能力,还考验心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注重心理健康与学习同样重要。我在二战时选择跨考,相当于又一次面临一战,心理难免会焦虑,这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转化和平衡。我的方法包括:一是与好朋友倾诉,但不是无休止地抱怨,而要积极暗示自己,不要总是抱怨;二是给自己适当的奖励,比如完成短期计划后奖励一顿大餐,但不宜频繁外出;三是在备考期间抵制诱惑,虽然新传与热点联系紧密,但学习平台推送的热点知识已足够。
复试小贴士:西北大学复试包括三个环节:自我介绍、专业演讲和回答专业课问题。初试成绩公布后,就要开始准备复试。
我的复试安排是:上午阅读新传机构整理的热点,总结新传考点和知识,准备自我介绍和个人问题;下午与同专业的研友进行模拟复试,锻炼在陌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以便在真正复试时从容应对。
复试涉及专业课、英语、政治和文史哲。专业课复习包括回顾初试参考书目和整理热点。如果时间紧张,先复习专业课;时间宽裕,尽可能多地复习文史哲知识。复试难度中等,包括政审、英语问答和抽题。
最后,考研期间崩溃是正常现象,适当放松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未必每个人都需要研友,效率有时更高;与研友共同进步更好。不必迷信辛苦宣传,保持自己的复习节奏最重要。努力者,天酬!祝大家成功上岸!
个人基本情况:我本科就读于川内某普通一本社会学专业,报考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初试362分,政治68分,英语68分,专业一96分,专业二130分。跨考上岸。备考过程中,经历了迷茫、努力和成功,希望明年的4月与你相遇在樱花大道,为这一年的努力画上圆满的句号。
关于择校:考研选择大于努力,需认真考虑自身实力、可支配时间和目标院校难度。我热爱新传专业,认为其发展前景好,就业机会多,决定跨考。3月初开始阅读跨考需读书目。
政治部分:书目清单包括肖大大的讲义、1000题、肖四肖八、风中劲草以及各大讲师的押题卷。我从7月初开始学习,每天学习一个章节,并完成相应的1000题。二轮复习中,及时复盘和查漏补缺,建立思维模式图。10月底开始背书,选择风中劲草,推荐腿姐的押题班。最后一个月,保持题感,每天一套押题卷,重点转向分析题,稳扎稳打。
英语部分:待补充。
英语备考,我投入时间最少却起始最早。从2020年3月起,我就每日投入两百个单词于单词软件背诵,这为后期的题目练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阅读方面,我很少遇到单词理解难题。时间投入最少的原因是,除了背单词和做真题,我没有额外时间专门练习写作或学习语法,这得益于大学四年对英语的持续学习,前期积累让我在备考期间省力不少。
在考研英语的学习中,我认为掌握单词和练习真题是最重要的两点,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保证有效的输出。与政治不同,英语真题需要限时完整地完成,包括作文和翻译。写完作文翻译后,对照范文学习表达方式,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是我提升翻译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此外,将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如思考如何用英语表达中文词汇,也是提升词汇量和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关于专业课,同济的题目灵活多变,开放性强,大纲规定只考简答和论述题,从2020年开始出现名词解释,之前还有小论文、研究设计、新闻事务等,涉及范围广,风格多变。因此,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掌握开放性题目的风格至关重要。
同济参考书包括:
1. 官方参考书,务必全面背诵至考前。
2. 《传播学教程》:这是重中之重,确保全面背诵。同济考试细致,如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等知识点也要掌握。
3.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案例较多,建议一边阅读一边整理知识点,案例部分可适当忽略。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涉及统计学知识,了解即可。
4. 《网络传播概论》:这本书非常重要,建议熟练阅读,重点章节背诵。重点章节包括第一章345节、第二章、第三章5-10节、第四章145节、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5. 《传播研究方法》(柯惠新):这本书易于阅读,适用于答题的干货很多,建议与《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结合整理笔记。
6.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这本书经典易读,干货满满,建议与高教版结合整理新闻学方面的笔记。
7.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这本书是《传播学教程》的补充,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整理背诵。重点关注多伦多学派和效果理论。
拓展书籍包括:
1. 《新闻业的救赎》:适合初试答题,对报纸消亡、传统媒体的改革和创新等问题有启发性。
2. 《数字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森):同济每年必考技术学派及相关问题,莱文森的观点对答题有帮助。
3. 《网络社会的崛起》:同济真题曾涉及。
6月之前:进行专业课复习的第一轮,作为跨考生,越早开始越好,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3月开学,以《新闻理论十讲》作为过渡期,半个月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开始专业课参考书的学习,制定每日学习目标,按时完成,掌握每个知识点。
7-8月:整理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由于理工思维和学习方法,我喜欢归纳总结,在第二遍学习专业课时,开始绘制思维导图,为后期背书打下基础。
9月:背诵的同时,关注实务。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图书馆背书2小时,同时选择爱传播的事务课,培养语感,提高实务能力。
10-11月:紧跟答题班,保持队伍。10月参加答题班,每周两节课,对热点进行解析,同时讲评上周作业,认真复盘,将背诵的知识灵活运用在日常答题中。
10月中旬左右,参考书目至少背完3遍,背诵过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整个考研过程中背完了整整7遍专业书。
11月到考前:安排真题训练,保持基础。明确一点,书是背不完的,只有理解了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睡前定时阅读新传考研公众号的推送,紧抓热点,每周进行真题训练,提高答题质量,为考场上的输出做准备。考前至少模拟3次,确保按时完成题目,并找人批改。
写在最后的话:我认为我的考研经历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了解与理解。了解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在备考前期,我也走过不少弯路,后来开始回想自己的学习习惯,意识到需要一个“引路人”带先进入新闻传播学的殿堂。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1、凯程考研:凯程考研培训机构的主打课程多在线下进行,因此其价格相对较高。当然,一分钱一分货,高价格往往意味着更优质的服务效果。不过,无论是考研培训机构还是考研学子,相较于线上机构,投入的成本确实更大。
2、新东方考研: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作为新东方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提供出国留学、考研培训、英语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等服务。依托新东方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我们拥有一流的课程内容开发与制作团队,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化、智能化的在线学习体验。
3、跨考考研:作为国内唯一专注跨校、跨专业考研、专业硕士服务的机构,跨考考研拥有较长的成立历史和丰富的考研集训营经验。我们办学规模庞大,师资力量雄厚,辅导专业全面。在宣传推广方面,我们投入大量经费,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4、文硕考研:文硕考研在考研专业课辅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教学教务负责,考研规划合理。文硕教育立足于山东高校,并向全国拓展。九年来,我们与各大高校师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高校招生机构和专家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5、文都考研:文都网校自2003年成立以来,作为文都教育科技集团旗下的知名教育品牌,是国内权威、专业的大型远程教育网站。文都考研学校自成立以来,凭借优秀的师资力量、权威的资料、专业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高学成比例,保证了辅导课程的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