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考公务员的挑战性究竟有多大
首先,国考公务员的难度在于其报考机制。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是先报岗位,后进行考试,这与十多年前的高考志愿填报再考试的模式相似。这种机制下,偶然性较大,因此高考后来进行了改革,改为先考试,再按分数排名填报志愿,极大地增强了公平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公务员考试未能像高考那样改革,导致有时即使考得很好,也可能因为岗位选择不当而名落孙山。例如,你考得高分却选择了热门职位,结果未能如愿;或者考得高分却选择了冷门职位,入职后又会后悔。其次,公务员的热度将持续长期。在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以及“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下,许多人即使全国飞考,也愿意专职备考,他们积累的经验使他们更具优势。再者,公务员考试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本科学历,中央和省核心部门甚至要求研究生学历,笔试内容复杂全面,包括智力测试、语文、数学、常识、时政等,如果没有系统复习,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并取得高分。面试环节同样残酷,3选1或5选1的竞争,守擂和逆袭的较量,公正性导致了残酷性,考场外哭声连连。此外,体检、政审等环节也极为严格,特殊岗位如警察等还有体测要求。这场硬战持续八九个月,非常辛苦。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真的很难吗
尽管竞争激烈,比例高达数百比一,但只要实力足够,认真备考,按照老师的指导稳步前进,基础扎实,其实并无难处。笔试侧重于文科技巧,面试则考验气场和语言表达能力。只要下定决心,认真准备,即使未能成功,也能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为下次成功积累经验。公考运气同样重要,对手实力强大时,即使自己强大也不一定成功;而对手实力较弱时,即使自己不强也可能考上,这在面试环节尤为明显。备考是进入面试的第一步,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信心加努力加技巧。没有技巧的人肯定不懂公考,行测、申论答题都有技巧,每年都有新变化,面试也有技巧,面试辅导班会教授如何应对。一位连续考了5年终于成功的老考生如是说。年轻时就拼一把,智商足够,表达流畅,为何不能成功呢?
三、考公务员的挑战性有多大
事实上,公务员考试并没有被渲染得那么难,也没有考生说得那么难,更没有培训机构宣称的那么难。
新闻中常常报道多少人竞争一个公务员职位,但实际上,1746人竞争1个岗位的情况要分开来看。
最好的岗位当然竞争激烈,但报名者中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核心竞争力,是被动的炮灰。
很多考生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报考的岗位竞争激烈,艰辛地脱颖而出,但这并非全部事实。
公务员考试中,相当一部分报考者都是在社会上混得不好的,他们渴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但这场考试对他们来说同样艰难。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混入公务员队伍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他们在考试中是被动的炮灰。
那些主动报名但不学习的考生,只是给考试机构送报考费,添了一把火的“雷锋”。
公务员考试并没有新闻渲染的那么难,也没有考生说得那么难,更没有培训机构宣称的那么难。
考试本身并不难,难的是竞争激烈,时间紧迫,知识面窄。
要避免热门岗位,尽量报有限制、限制较多的职位,如专业限制、性别限制、户籍限制等。
服务基层人员或拥有2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更具竞争优势。
要应对考试时间紧迫的问题,需要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
如何写出有理有据的申论作文,需要提前做好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的学习。
尽管公务员考试的题目往往考验着考生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诸如图形推理、数字推理等问题,但经过多次考试的洗礼,题型和难题(如牛吃草、鸡兔同笼等)的解题技巧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套路”。因此,建议考生深入研究公务员考试的历年真题,深刻理解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随后进行大量刷题,培养出一种解题的直觉,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考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积累。阅读新闻评论、浏览新闻类网站的报道、聆听领导人讲话,以及研读中公的申论精选范文,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总结出写作的技巧: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一个富有哲理的结尾,以及有力的论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