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的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1905年湖南高等学堂开设的土木科,位列我国最早成立的建筑学专业之一。历史上,多位杰出建筑学家如刘敦桢、柳士英等曾担任学院的重要职务。作为新中国首批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学院设有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四个系,以及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两个研究中心,一个实验中心和湖南大学城市建筑研究所。
系主任魏春雨教授表示:“我们的专业教育紧跟国际步伐,毕业生学位得到国际认可。”魏教授指出,并非所有高校的建筑学专业都能达到这一标准,只有通过国家建设部组织评估、国际认证的高校才能授予专业学位。目前我国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超过200所,但仅有28所院校能够授予专业学位。我校建筑系于1996年通过评估,位列全国建筑学“老八校”之后,排名第九,并在2004年顺利通过第三次评估。
魏春雨教授表示:“建筑学科是一门古老而富有时代特色的学科,一个时代的建筑就是该时代的写照。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创新是其生命,实践是基础。在专业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筑系实施“教授工作室制度”,许多本科生有机会得到教授的亲自指导,设计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老师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研究所工作,主要精力放在方案设计和交流上,提高自身设计能力,并为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研究所和工作室成为建筑系与社会联系的平台,为设计老师和建筑学学生提供便捷的实践机会,其中许多设计作品获得省、部嘉奖。学生还可以参与自己作品的评定,实现教学相长。
魏春雨教授介绍,建筑系注重将传统古建筑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发挥教师对湖南地方传统建筑的研究特长,在课程中融入地方建筑内容,以及城市有机空间、城市复合界面、当代教育建筑等研究。此外,还开设有关建筑文化的选修课程。
建筑设计课经常以具有湖南地方特点的设计项目作为课题,建筑历史课也加入了与建筑有关的内容,如张谷英村、岳麓书院等,讲解地方传统建筑的基本知识和做法特点。
建筑系还注重建筑技术与设计的结合,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及时更新调整和补充建筑教育内容,开设环境与生态科学导论、生态建筑、智能建筑等相关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扩大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该系连续9年就业率达到100%,供不应求。据2003年统计,供求比为1:13。然而,面对良好的就业形势和生源状况,建筑系在2002年大规模缩减招生人数,建筑学专业本科由4个班减为2个班,城市规划由两个班减少到一个班。魏春雨教授表示:“我们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正如我们设计每一件作品一样。”
据教育部221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单位2004年联合公布的全国建筑院校排名情况,我校建筑系在“学术队伍”和“科学研究”两项指标中排名全国第六,“人才培养”排名第九,“学术声誉”排名第十一,综合排名全国第九。
魏春雨教授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力争进入国内一流行列,这是我们的目标。”
建筑系劲吹教研风
2005-06-12
2005年5月14日晚上,建筑系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以“我们的明天更美好”为主题的座谈交流会在此举行。此次座谈会是建筑系迎评创优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座谈会的演讲嘉宾由建筑系大五即将毕业的学生组成,他们中既有品学兼优、被保送至同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干部,也有连续五年成绩优异、被保送继续在本系攻读硕士学位的同学,还有成功找到理想工作的应届毕业生。
这些同学们就保研心得、考研技巧以及求职经验等热门话题,向2001级全体同学及2002级环境艺术班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学姐学长们生动有趣的演讲、幽默风趣的语言、冷静理性的建议赢得了在场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向学长学姐请教自己关心的问题,解开了不少心中的疑惑。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交流会对于他们未来的保研、考研、就业之路大有裨益。在收获宝贵经验的同时,他们也向学姐学长们表达了诚挚的祝福,祝愿他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而此次座谈交流会的目的,正是为了共同期待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建筑系学生会)
岳麓书院文庙全面恢复——建筑系柳肃教授精心设计,重现往昔古代辉煌
岳麓书院文庙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建筑规格最高的书院文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根据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办学之地必祭祀孔子,祭孔的建筑统称为文庙或孔庙。文庙的规格分为等级,官办学宫可拥有独立的文庙,建筑可享受皇家建筑的待遇,如红墙黄瓦。而民办书院则只能在书院内建殿堂祭祀孔子,不能有独立的文庙。然而,岳麓书院这座民办书院却拥有与学宫相媲美的独立文庙,且建筑规格亦为皇家等级,这在全国书院中实属罕见,充分体现了岳麓书院的重要地位。
文庙的建筑形制和名称均全国统一,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包括照壁、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其中,大成殿和崇圣祠尤为重要,大成殿内祭祀孔子,崇圣祠则祭祀孔子的父母或五代先祖。
据历史记载,岳麓书院在明代便有完整的文庙,后因战火毁坏。抗战胜利后,部分建筑得以修复。上世纪80年代,建筑系黄善言教授修复了大成殿,90年代柳肃教授修复了大成门及两侧厢房。2003-2004年,柳肃教授经过大量考证研究,重建了已毁多年的崇圣祠、明伦堂(见照片),2005年初,柳肃教授对大成殿内部进行了装修改造,按照古代儒家礼制恢复了祭孔典礼陈设,至此,岳麓书院文庙已基本恢复了原有风貌,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 东南大学建筑系
3. 同济大学建筑系
4.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5.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6.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
7. 重庆大学建筑学院
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9. 湖南大学建筑系
10. 浙江大学建筑学院
11. 深圳大学建筑系
12. 华侨大学建筑系
13.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原:建筑系)
14.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15.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
16.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
17. 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
18.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19.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20.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大学生是指那些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尚未毕业或已毕业进入社会的一群人。
大学生,即在高等学校注册入学并接受教育直至毕业前的群体统称,包括全日制和在职业余学习两类,通常指在校生,不包括自考生。各类高等学校毕业生一般被称为大学学历。入学方式多样,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主要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入学,还有高中学校保送、大学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多种方式。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代表着年轻有活力的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
大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 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
- 只有具备正确的三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基本素质,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发展,从而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 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反而成为弱势群体。在这个背景下,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课本知识,还要真正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以及一定的工作技能。
-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生应该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 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 大学生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不被挫折所打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充满期待;健全的人格,不做报复社会的事。
除了上述素质要求,大学生还应具备以下品质:
- 大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 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应当自觉地遵守宪法、法律,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增强法制观念,有良好的品德;
- 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