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5所开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大学中,以下学校表现突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下是详细排名。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 --- | --- | ---
1 | 10027 | 北京师范大学 | A+
2 | 10033 | 中国传媒大学 | A+
3 | 10048 | 中央戏剧学院 | A-
4 | 10050 | 北京电影学院 | A-
5 | 10279 | 上海戏剧学院 | A-
6 | 10049 | 中国戏曲学院 | B+
7 | 10280 | 上海大学 | B+
8 | 10331 | 南京艺术学院 | B+
9 | 10355 | 中国美术学院 | B+
10 | 10384 | 厦门大学 | B+
11 | 10118 | 山西师范大学 | B
12 | 10278 | 上海音乐学院 | B
13 | 10611 | 重庆大学 | B
14 | 10635 | 西南大学 | B
15 | 10690 | 云南艺术学院 | B
16 | 10200 | 东北师范大学 | B-
17 | 10209 | 吉林艺术学院 | B-
18 | 10270 | 上海师范大学 | B-
19 | 10319 | 南京师范大学 | B-
20 | 10394 | 福建师范大学 | B-
21 | 10001 | 北京大学 | C+
22 | 10231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C+
23 | 10445 | 山东师范大学 | C+
24 | 10636 | 四川师范大学 | C+
25 | 10736 | 西北师范大学 | C+
26 | 10140 | 辽宁大学 | C
27 | 10475 | 河南大学 | C
28 | 10655 | 四川美术学院 | C
29 | 10681 | 云南师范大学 | C
30 | 11078 | 广州大学 | C
31 | 10165 | 辽宁师范大学 | C-
32 | 10183 | 吉林大学 | C-
33 | 10285 | 苏州大学 | C-
34 | 10590 | 深圳大学 | C-
35 | 11117 | 扬州大学 | C-
动画专业相关介绍:
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形式,已成为各国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动画不仅是一种动画片,更是一种融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
动画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动画、漫画、游戏设计创作、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动画、漫画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包括:通画技法、网帖技法、漫画技法、媒介与技巧、动画技法、动画运动规律、动画时间掌握、计算机填色、立体造型、背景设计、原画设计、单色稿设计、彩色稿设计、数码摄像、DV摄录技巧、表演基础、短片后期制作、非线性编辑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动画专业排名中表现优异。以下是部分排名:
序号 | 学校名称 | 评选结果
--- | ---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A+
2 | 中国传媒大学 | A+
3 | 复旦大学 | A
4 | 华中科技大学 | A
5 | 清华大学 | A-
6 | 上海交通大学 | A-
7 | 武汉大学 | A-
8 | 暨南大学 | A-
9 | 北京大学 | B+
10 | 华东师范大学 | B+
... | ... | ...
我主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设置多与新闻传播领域紧密相连。在大二学习传播学后,我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大学时光不仅加深了我对传播学的热爱,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知识广度、深度和实务能力上存在不足。经过对自身状况及国内外传媒行业就业环境的审视与衡量,我决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考试有其特殊性,选择学校是关键。我在择校时遵循“专业优先,学校其次,地域最后”的原则。首先,结合未来职业规划和学习兴趣,确定是否继续学习本专业或跨专业考研。确定专业后,在专业内选择合适的院校。同时,全面搜集院校的招生政策、考试大纲、命题风格、报录比等信息。这些信息大多可以在学校官方研招网或研招公众号上找到。综合衡量院校的专业实力和考研难度,最终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经过以上衡量,我毅然决然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方向。
以下是我的考研经验分享:
二、关于政治:
学习资料:肖1000题、腿姐30天70分选择题、徐涛强化班笔记、腿姐技巧班笔记、腿姐冲刺背诵笔记、肖4、肖8、张修齐大题模板、各路模拟卷小程序。
时间安排:
7月1日暑假开始学习政治不晚!
【暑假】每天1小时(把更多时间留给专业课)。暑假结束前,看完徐涛强化班,一刷肖1000。
【9月】每天1小时。二刷肖1000题,一刷腿姐30天70分。遇到不懂的错题,回到幕布的强化班笔记去看,标注并搞懂。
【10月】每天1小时。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出来了,这时依然是刷选择题(1000题可以反复刷),做错的直接去背诵手册找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标注。
【11月】每天1.5小时。肖8出来,反复刷选择题,每个选项弄懂,吃透。时政部分单独记,基础知识部分错了的地方依然是回到冲刺背诵笔记进行标注。
【12月】不确定时间。肖4反复刷,选择题吃透,大题就是背!挑选自己顺手的博主进行背诵指导。此外,考前还搞了个张修齐政治大题模板,宣称背了那五张纸大题就至少35+。
建议学习顺序为: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真题不用做,时政不用自己学,各路名师都会总结。
三、关于英语:
个人英语基础尚可(六级570+),所以英语没怎么花时间。
学习资料:黄皮书真题、单词APP、王江涛作文书。
时间安排:
【暑假前】过完一遍单词,纸质书、单词软件混着用。
【暑假】留近四年的真题,刷其他真题中的所有客观题部分。
【暑假后】日常二刷两篇阅读(包括完型和新题型),每个月刷一套新题。
英语二的翻译比较简单,9月开始按常规做题订正,学一些技巧就没了。
作文是10月开始准备的,先把王江涛的20篇作文背了一遍,之后开始练真题,积累好用的词汇、表达,形成自己的模板。
英语因人而异,但考研英语有规律,按照常规流程一步步走,基本上不会差。
四、关于专业课:
关于参考书目: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学硕考的是713传播历史与理论和816传播实务,初试不分方向,但招生方向分开,要求在报名时选择方向。
基础书目:
1.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7。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4.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扩展书目:
1.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
4. 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5. 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习时间安排:
六月到八月:扩展阅读其他专业课书籍,关注传播学考研号、新闻时事号。
九月到十二月:补充笔记,努力死记硬背。
以上是我在考研过程中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而且近期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学概论(第四版)》全新上市,与前三版内容截然不同!全书几乎全是重点内容!甚至当时流行一个段子:“要是能重来,我要背彭兰。”一边背诵,一边又要学习新内容,压力山大,真希望有换脑子的能力。
时间规划—
每天都需要复习基础教材和笔记。
前期可以先不必急于做题,而是要仔细思考题目,梳理自己的思路,查漏补缺,了解老师出题的重点。
后期则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反复练习真题。一开始是写出解题思路和框架,之后则专门抽出固定时间来练习真题。
在此提醒,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按照分值计算字数,中传的考试规则是一分约等于四十到五十个字,也就是说论述题15分的内容大约需要写六百到七百字。后期练习时,我一般会按照自己的写作格式(字体字号占试卷面积)来安排,简答题大约写满B5大小的纸两面即可。
实际上,我在十一月开始练习时,从未完整地写完过一次,总是写到一半就感到词穷,不知道如何添加例子,也不知道如何完整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我才发现,我所背诵的知识并不够熟练,对热点的了解也还不够全面。因此!
写完真题后,最重要的是查缺补漏!前期我并不以写完为目标,而是以发现知识盲区为目标。我会找一张A4白纸(答题纸大约B5大小,而且是完全空白的),在写完论述题后,将自己想写却记不起来的知识点和知识框架重新整理一遍,并在整理过程中默背一遍,以加强记忆。
后期练习真题时,要完全按照考试时间来,我会专门抽出三个小时,拿出前三年的真题,可以使用网上购买的答题纸或普通白纸,在一个安静且远离参考书的环境中认真答题。一定要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字数!不要想着在考场上能超常发挥,因为考试时间很长,我在考场上写到最后一刻,手都哆嗦了,真的很累。一句话,万事俱备,练真题要尽早!
关于论文阅读—
大约在九月末或十月初,就可以开始阅读论文了。重点当然是关注出题老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过阅读论文,不仅能够回顾基础知识,还能概括出近年来新闻传播界的发展趋势,例如机器人新闻、智能媒体的发展等。
我的论文阅读比较广泛,我先购买了知网账号,搜索传播学领域大佬近三年的论文,并将重要的观点标注出来。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我都会阅读,累了就看看论文,画画图,换换脑子。新传人最不适合的学习方法就是闭门造车,一定要关注时事,与时俱进。
关于复试—
中国传媒大学的复试分为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语三个部分,其中面试占比最大,起着决定性作用,笔试次之。但根据经验,笔试在复试中的作用并不大,分数换算后差距不会超过5分,而口语的比重更是微乎其微,大概只有零点几分。
因此,我们传媒大学的同学们在战术上一定要将重点放在面试和学术设想上,而不是过多地纠结于口语和笔试。关于笔试,首先要明确自己专业方向的考核范围,针对性地突击自己的短板。我们学校的初试很多方向都是统一出题,具体方向的特色考察则在复试中体现。
不同方向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国际新闻方向可能会考察英汉新闻翻译,广告学方向可能会考察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媒调方向甚至可能涉及到数学、统计学的内容。因此,特别提醒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要在复试前做好“突击”,恶补专业方向的术语和论文。比如我所在的国际新闻方向,我在考前在经济学人上找了一些中英对照的文章学习翻译技巧,还突击背诵了一批传媒相关的英语单词。
至于复试的参考书目,中国传媒大学并没有官方版的书单,手上的书单大多是“前辈”整理推荐的。我认为这些书单的参考价值不大,因为复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更侧重考察的是你的专业素养和思维方式,而不是基础知识。想想看,如果复试还要考《传播学基础》,那么初试还有什么意义呢?与其局限于书本,不如去知网搜索一下,你方向的导师、院长的最近学术论文和学术兴趣,了解媒介前沿,这更为实际。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最后,经验贴仅供参考。初试学习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有人说“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看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洗干净,只能一遍一遍地揉搓。未知的竞争对手遍布全国各地,究竟复习得如何,成绩公布前自己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所能做的,只有利用好每一分钟,多写几套题,多背几遍知识点。”如果真的能做到,那么你的下一站就是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