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学府中国政法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设置在社会学院。
040203应用心理学
该专业的考试科目包括: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招生名额为:12人
研究方向涵盖四个领域,具体为:
01犯罪心理学
02司法心理学
03社会心理学
04法律心理学
复试录取率相对稳定,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法律系统。如需了解详细信息,请访问法大研招办网站。以下是对法大心理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独立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能力,并能将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实践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深入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
2、掌握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包括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理论。
3、掌握多元化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如现场实验法、测量法、个案研究法、质的研究方法等。
4、熟练运用心理学统计和测量方法,能熟练操作SPSS教育心理统计软件。
5、熟练运用一种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国文献,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6、毕业生去向主要是高校、科研部门、司法部门、企业文化传媒机构、社区工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
二、研究方向
1、犯罪心理学
2、司法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
三、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三年。
2、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
3、课程学分修满后未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的,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以提前离校,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可延长至四年。
4、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以结业论。
四、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
五、课程设置
(一)学位公共课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
第一外国语
专业外语
(二)学位专业课
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心理学研究方法
法律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选修课
心理测量与统计
应用心理学研究专题
犯罪心理学研究专题
司法心理学研究专题
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发展心理学研究前沿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
文化心理学
罪犯心理矫治
证人证言心理研究
第二外国语
(四)补修课
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历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2门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得代替其他课程学习学分。
普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六、硕士指导教师
乐国安教授
刘邦惠教授
杨波教授
罗大华教授
刘萃侠副教授
刘建清副教授
王国芳副教授
马皑副教授
一、个人介绍
我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学,今年报考的是法大刑法专业,是法研高端班的学员,考研初试成绩389分,政治67分、英语72分、专业课一120分、专业课二130分,复试87.15分,总成绩80.6分。
二、择校原因
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是考研之路的起点。与高考不同,研究生考试的专业试题因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很大差距。因此,准备考研时,首先要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方向,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我认为在选择学校过程中,应贯彻自量原则,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情况选择相应难度的学校。大多数考生对个人意志的把握一般较为准确,但在对个人能力的判断时,往往以大学本科时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
然而,我认为本科期间的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的笔记水平,要评价自己的实力,应根据初中甚至小学以来的各方面表现,不能仅以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
例如,我们系考研成功的80%都是本班排名4-10位的学生,而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则往往因为平时学习成绩造成的错觉报考了热门大学,结果十有八九无功而返!
三、初试复习
(一)专业课
在追求研究生梦的道路上,公共课是迈入门槛的基石,而专业课则是实现优异成绩的利刃。对比两年来的专业课成绩,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一战失利的主要原因就出在了专业课之上。尽管一战公共课成绩不低,但与成功考上的同学相比,差距主要源于专业课。那么,如何提升专业课成绩呢?
1. 专业课的背诵
专业课分数低的主要原因往往在于背诵不足。这包括背诵内容的缺乏和背诵次数的不足。内容少意味着在备战过程中,因为时间紧迫,选择了较薄的专业课资料,导致遗漏了大量内容。次数少则是因为背诵工作开始得较晚,尽管资料较薄,但背诵遍数也不足,导致一些内容未能熟练掌握。
对于专业课,我认为取胜的关键在于“背”字。当然,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前期应确保掌握好知识点,避免直接背诵。全面背诵,精确记忆,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2.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不难。三年的专业学习使得对法律术语和法理有了基本的认识。但也不能忽视对专业课内容的深入理解,避免盲目背诵。
一战的学生在备考初期应听一些老师的课程,确保对内容的理解不偏差。我在备考期间也听过许多老师的课程。法硕考试与司法考试不同,不仅考查形式不同,考查的知识角度和内容也有所区别。因此,我建议各科都应认真听讲,以便更好地理解法硕考试的情况。
3. 要全面背诵
全面背诵意味着选择内容全面的资料,并在背诵过程中不偷懒、不投机。一战时,我因为资料选择简单,导致考试时发现有些题目并未包含在资料中,损失了近30分。因此,建议选择全面的资料,并全面背诵。
4. 要精确背诵
5. 反复背诵,熟练掌握
反复背诵,直至熟练掌握。450页的考试分析并非易事,需要反复背诵。掌握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需要背诵五六遍。因此,要尽早开始背诵。
以上就是在理解基础上全面、精确、反复背诵专业课的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其次,掌握一种简便的背诵技巧:学习老师的背诵口诀或自行编创口诀。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法理、宪法、法制史等需要记忆的学科。以下是一些例子: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可以简化为:主(主次)、客(客观)、合(合目的性)、适(适当平衡)、稳(相对稳定)、发(辩证发展);中国宪法的修改流程可以总结为:常委五一提修宪,三两天内可通过(陈璐琼老师总结了丰富的背诵口诀,值得借鉴);《北齐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2名武士,12篇法典体例(12)、首创《名例律》(名)、死流徒杖鞭五刑(武,谐音五)、重罪十条(士,谐音十)等四个特点。当然,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民刑科目,只要觉得学习老师的口诀或自己编口诀有助于记忆,就可以采用。但如果认为直接背诵内容更直接、更快,那么不必强求使用口诀。需要注意的是,口诀记忆仅起到辅助作用,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用口诀记忆,对于必须踏实背诵的内容,不可偷懒。
在英语学习中:
1、单词:若背诵考研必背5500词有难度或难以坚持,可以直接背诵主流英语老师整理出的必考单词,大约1000-2000个。掌握这些必考词汇足以应对考研试题,不必浪费在那些根本不会考察的“长+丑”单词上。
2、长难句:建议根据自身基础选择长难句课程,阅读长难句解密书籍。无论基础如何,都应先巩固长难句的内容。语法不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点,高中所学英语知识可能已经模糊。回顾高中基础,或许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这种正确率不稳定。考场上时间紧张,若文章难度增加,缺乏长难句基础很容易导致思维混乱。
3、阅读:强烈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课程。建议在听课过程中认真做笔记,记录和整理老师讲授的答题思路,以便早日熟悉考研阅读的考察模式和答案命制特点。
4、作文:推荐石雷鹏老师和潘赟老师的作文课程。我在7、8月份用吃饭的时间把石老师的作文课看完了。他的课非常幽默,除了前两节方法论课,每节课时长为一个小时,二倍速正好是一顿饭的时间。他的方法是大小作文各一套模板,以应对所有题目,我认为非常实用。在复习冲刺阶段,建议大家学习潘老师的9宫格方法。同时,她的押题文章在考前可反复阅读,虽压中题目的几率小,但其中的写作思路非常值得学习。
5、完形填空:不要放弃完形填空。近年来完形题目难度有所降低,早年较为困难,错一半应该是大多数考生的常态。最低限度的准备应是把历年真题中选项出现的词汇全部掌握。同时,完形题目非常注重逻辑性,学会识别因果、让步等关系,分数会得到明显提升。
在政治学习中:
1、强化课程:建议听徐涛老师的马原课程。即使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听其他老师的课,政治经济学也一定要听徐老师的课,因为他有经济学背景,市面上没有老师比他讲得清楚。史纲、毛中特建议听腿姐的,因为腿姐的研究重点就是这部分。徐涛老师的毛中特部分与时事政治结合得不是很紧密,与考试趋势不是很一致。
2、冲刺训练:选择题方面,肖8、肖4的选择题都要全面掌握。2022年已经出现了反押题趋势,很多选择题不在肖4中,而在肖8中。我后期做肖4选择题均分在45以上,但今年考场只得了41分。根据考题趋势,肖4、肖8的选择题同等重要。如果肖8肖4第一遍做选择题正确率不高,不要气馁。因为那些题目多为时事政治,不是我们没有掌握,而是前期没有重点学习过。建议听腿姐的冲刺课程,她对时事政治的整理非常条理且全面。分析题方面,不建议一直死背肖4,也要重视答题思路。肖4的重点题目必须掌握,但掌握答题思路和方法会让你事半功倍。马哲的思路可以使用知行师兄的经验,其他部分的思路建议听腿姐的分析题课程。
关于复试:
我认为,复试是最考验大家信息差的,应当注意考察范围、相关论文和考察程序。
首先,考察范围。我在复试复习初期也较为迷茫,不知道复试要考察哪些科目、哪些问题。机构在复试阶段为我们安排了专业的辅导,了解了复试的考察范围。
其次,论文方面。我认为复试不同于初试,仅就基础知识作答恐怕成绩不会很理想,应当就热点话题(如21年民诉法修正案)和前述考察重点通过查阅相关论文的方式进行深度拓展。机构提供了学界大佬们近年来的期刊论文,大大降低了期刊检索的压力。同时,要注意如果复试真的考察到的话是需要考生口述出来的,必须要就论文进行逻辑整合然后系统背诵。
最后,考察程序。可能考生们最陌生的就是复试的考察程序,生怕因为不熟悉考试流程而使得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机构为我们提供了数次模拟考试,在每位考生结束后进行专业课和英语的点评,极大地提高了我对复试流程的熟悉程度和自信心,这使得我在复试过程中不那么怯场或紧张,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
结语:
考研的复习过程漫长且辛苦,请大家一定在复习初期就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心态上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切忌虎头蛇尾。每天完成既定计划后,可以适当放松,打打游戏或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学习才能长足进步。最后祝大家心想事成、圆梦法大!
中国政法大学的考研过程公平,复试通常会淘汰排名靠后的考生。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公平性分析:
考试制度透明: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的整个过程,从初试到复试,都十分注重考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素养,不存在对本科背景的歧视。法大的题库相对固定,考题基础且重点突出,这使得所有考生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复试公平:在复试中,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不涉及背景调查。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试和面试,完全以水平说话,并且有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成功考取法大。
公开调剂机会:对于需要调剂的考生,法大提供了公开的调剂机会。由于只接受校内调剂,这进一步保证了考生之间竞争的公平性。调剂信息公布在官网,对所有潜在的调剂生都是透明的。法大的复试是按照初试成绩以及复试表现综合评定的,这意味着初试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复试中也占有一定优势。然而,也有声音指出,复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公,如与教师关系好的考生可能有优势,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
统一公布成绩:复试结束后,成绩会在学院网站公布,使得整个流程保持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复试刷人情况:
差额复试:法大采用的是差额复试的方式,即进入复试的人数会多于实际录取人数。根据招生简章,复试比例不低于120%,意味着如果计划招10人,至少让12人进入复试,刷掉其中的2人。
具体刷人数目:具体的刷人数目会根据各专业的报考热度和招生计划而有所不同,热门专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相应地刷人数目也会更多。
复试准备:尽管存在刷人现象,但复试对考生来说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的准备可以大幅提高通过率。复试内容主要围绕专业课程和英语能力,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
重视复试:值得注意的是,初试成绩高并不能保证复试安全,每年都有初试高分考生在复试中被刷下的情况。因此,所有进入复试的考生都需要认真准备,不能掉以轻心。
调剂政策:对于未能通过复试的考生,法大每年复试时间相对较晚,可能会影响到调剂的机会。但是,学校在调剂政策上相对明确,给予了考生合理的调剂指导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