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综考研科目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一、西医综合(涵盖生理、病理、生物化学、诊断、内科、外科共六门),政治英语各100分,西综300分(其中生理20%,病理生化各15%,内科加诊断30%,外科20%)。医学类国家线总分在280-300之间,单科英语政治40上下,西综120左右。
大多数医学生会在初试后复试前选择导师,少数会在初试前或复试后选,研究方向通常在初试报名时就已经确定,大约每年十月份网上报名,十一月现场确认,次年一月的第二个周末考试。
扩展资料
考研复习建议:
1、英语主要是复习单词和长难句的阶段。这段时间,至少单词要复习两至三遍。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开始学习长难句,学会翻译,刚开始不用快准狠,但是争取顺利地把基本意思翻译出来。这段时间还要进行一定的英语阅读,不要急于做模拟题。
2、专业课这段时间是通读专业课本的时间。如果考的是本校本专业,那么这一个阶段可以暂时不用复习专业课。学习专业课,要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熟悉课本的体系构架。主要内容,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并且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充。
博志复旦考研为你解答:一、时间安排阶段一:4月20号——8月31号主攻:英语+西综(两者比例大概1:3)
周一到周日上午、周一到周五晚上看西综
周一到周五下午、周日下午晚上看英语,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具体安排如下:
看书顺序: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包括诊断)、外科,病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前后顺序看会加深印象。(诊断时间来不及就放弃,就2011年真题而言,放弃诊断是划得来的)
阶段二:9月1号——考前主攻:英语+政治+西综(三者时间比大概是1:1:1)
每周有七个上午看西综(周一到周日),每周有五个下午看英语(周二、三、四、五、日),具体安排如下:
一天三门交叉看,避免了全天都看一门的痛苦。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我会看看电影消遣一下,十二点左右睡觉。(具体安排由个人不同情况决定,英语薄弱者多花时间,西综薄弱的要多花时间)。
每天早上7:15起床,一般8点左右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左右,晚上九点五十分下自习,回宿舍洗漱,10:30看会书到12点准时睡觉。考研是场持久战,规律作息是很重要的,疲劳战术只会大大降低你的复习效率。
二、具体科目的复习
1.西医综合:从时间安排上可以看出,西综是重头戏,因为它内容繁杂而且分值高,西综的成绩高低是是否能上线的关键,高分更是考名校的“法宝”。
所用参考书:第七版内科、外科、病理、生理、生化、诊断,贺银成《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考研西医综合同步练习》《考研历年真题解析》《考研全真模拟试题及精析》,北医《西医综合真题解析》(又称西医“黄皮书”)及《西医综合全真模拟试题》(又称“绿皮书”),顾艳南辅导班讲义(可以打印出来)。
(1)第一遍(时间:4月20日-8月31日)细看课本+贺银成辅导讲义+顾艳南视频(西医中简单的直接不看,重点及难点才看),九月之前要完成。这一遍看书书上用蓝笔划线,辅导讲义不划线,可以用蓝笔做笔记,并且把认为完全没必要再看的用铅笔删去(根据去年的考纲做到面面俱到,不可放过任何细节),下次不用再看。此遍大概四个月,要啄词啄句认真阅读教材,遇到不会的记下来回去翻阅参考书或百度搜索,找出答案写在书旁边。
(2)第二遍(时间:9月1日-10月30号)只看课本,讲义为辅。而且只看自己第一遍时划线(划蓝线)的内容,课本上用红笔划线。在此基础上做贺的同步练习及北医的真题,这两本都是按课本顺序排的。做题时写在纸上,书上只标出错题,以利下一遍的练习,北医的真题用黑色笔做红笔改正,红笔写分析,并把重点和易错点总结在笔记本上。此遍大概两个月,并就重难点再看顾艳南的视频,加深印象,牢固记忆。西医综合考试总结很重要!把类似考点总结到一起,比如常考的重点英文名词、内外科首选检查,加深印象,各个击破!(本人已总结,静候!)。
(3)第三遍:(时间:11月1日-12月31)只看讲义,特别是讲义上的每个图表,加深理解,以课本为辅,讲义上用红笔写。重复做贺银成的同步练习,特别是第一遍做错的题目,此遍做真题应该做贺的真题,因为是按一套一套排版的,而且讲解很详细,能够让人举一反三。此遍大概二个月。
(4)冲刺阶段:(时间:1月1日-考前)此后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原来做错的题及久攻不下的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再看了一遍,做北医以及贺的模拟试题。北医的模拟题似乎可信度更高,我做了八套,每套都是250左右,与我最终的得分接近。贺的模拟题只做了五套,四套230左右,一套260,贺的模拟题考的比较深,不用太在乎。(两套模拟题各有优缺点,可选择使用)。
基础的三门是相对容易得分的,因为没有太多拐弯抹角的题,但前提是书要看得比较好,该记的知识点要记牢,重点在贺的讲义上总结得挺清楚,基础三门课重复考点很多,其考高分是西综考高分的关键,内外科相对复杂,不易得高分。
外科我认为讲义上的重点也总结得非常好,他写得简略的地方一般考得很少,我重点看的讲义,使用了很多记忆技巧。(关于记忆技巧,我会在前人的基础上,专门总结出来编成一本书,大家静候!)
内科最让人头疼,都说考得变态,尤其心内科的东西,内外科几乎50%都是以病例题的形式考查的,一定要注意总结特殊常考常见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症状特征,特殊首选检查方法,特殊治疗,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并发症等总结下来(本人已总结好)。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时常翻阅,使用各种记忆技巧,加深记忆。
有必要指出的是,诊断可以不看,因为诊断分值少,跟内外科混在一起考,而且内容繁杂,看了也难以记住,于是冒了一次险,放弃诊断,只是偶尔在内外科中需要用到诊断知识时才看一下。诊断时间来不及就放弃,就2011年真题而言,放弃诊断学是划得来的。此外,我强烈建议在准备考研西医综合全面复习之前,应该浏览近十年考研西医综合真题,对常考点、重点、难点及易错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以后的通读教材时就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各个击破。个人认为,对西医综合历年真题的熟悉程度与其考研西医综合成绩成正比。
2.英语:我英语底子比较差,于是报了海天英语全程辅导班,按照宫东风老师的布置一步步走了下来,结果刚刚及格,已经很欣慰了。
所用参考书:宫东风《考研英语词汇复习指南》《新编读真题记单词》《考研疑难句分析》《考研英语写作突破100题》,张剑曾鸣编的《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即英语“黄皮书”〕,还有辅导班发的新题型及完型资料。
词汇:词汇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复习时要高度重视词汇,加强记忆,直到考前。向大家推荐一本词汇记忆书籍:刘一男《考研英语词汇5500》,在网上可以买到(本人这可以提供),这本书会教你如何轻松记住单词。
具体安排:(1).春季(2011年3月-6月),主要是记单词,长难句及语法,阅读基础。(《考研英语写作突破100题》这阶段可以时常翻阅,了解写作要求及具体形式,写作常用词汇、句式)
时间/安排
具体安排
备注
3月15日-4月30日
宫东风《考研英语词汇复习指南》(也可以使用刘一男的)
词汇记忆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实现长期记忆并非一蹴而就。
**活动时间:5月1日至5月31日**
**推荐书籍:**
- 宫东风《考研英语词汇复习指南》(或刘一男的版本)
**词汇记忆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实现长期记忆并非一蹴而就。**
**活动时间:6月1日至6月30日**
**推荐书籍:**
- 《2011考研英语读真题记单词》
**每年5月至6月出版**
**学习建议:**
- 专注于听力长难句及语法,完成长难句练习题,加强阅读基础班的学习,循序渐进。
- 注意:此阶段需确保《考研英语写作突破100题》中的大小作文理解透彻,熟练掌握。
**暑期(2011年7月-8月):**
- 主要进行暑期强化班的学习,做真题及模拟题。7月继续复习词汇。
- 8月暑期强化班之后,每个周六下午做1-2篇新题型(模拟题),下周需确保理解透彻。
- 10月开始做六篇新题型真题。
- 翻译部分同样在暑期强化班之后,每个周六下午做模拟题。真题留至10月份开始做。
- 8月暑期强化班学完完型后,前七年真题完型和模拟题每个周六下午做一篇,近三年的完型真题留至10月份。
- 阅读方面,暑期强化班结束后再做真题,近三年真题留至10月份,以测试真实水平。
- 注意:在阅读基础班之前,切勿进行阅读练习,应大量背单词,掌握长难句及语法。
**秋季(时间:2011年9月-11月):**
- 秋季学习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建议将以前做过的真题与宫东风老师的阅读音频结合,仔细总结出题规律、正确选项特点,并总结阅读做题方法和题眼特点。
- 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尝试《考研英语写作突破100题》中的大小作文,分析用词结构、写作常用词汇,然后尝试默写和仿写。
- 每周六下午做一两篇完型填空和新题型,分析并了解新题型常见形式。对于完型填空,建议使用新东方李玉技老师的“红花绿叶词”原则,争取稳定得分。
- 翻译部分,分析近十年翻译真题,总结常考语法点。
**冲刺阶段(时间:2011年12月-考前):**
- 将近三年阅读真题与宫东风老师的音频结合,分析并重新审视,此时对真题的感觉会有所不同。
- 继续默写《考研英语写作突破100题》,熟记。
- 其他题型按部就班,分析近三年真题,特别是之前做错的题目。
**复习建议:**
- 完全按照宫东风老师的要求进行复习,投入较多时间,最后能够及格已经非常满意。
- 作文方面,建议将宫东风老师编写的《考研英语突破100题》中的作文背熟,考场上根据要求将记忆中的句子融合成文章。
- 英语复习中,真题至关重要。第一遍做真题时,不写作文,完成后打分,逐字逐句翻译,理解。第二遍同样如此,第三遍分析近三年真题,理解句子,分析选项对错原因。
- 新东方推荐的做题顺序为:写作(50分钟,小作文15分,大作文35分)+阅读(70分钟)+翻译、新题型、完型填空(各约15分钟)。写作和翻译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顺序,完型填空一般最后做。
**政治复习:**
- 政治觉悟不高,建议参加辅导班,跟随辅导班的学习进度,逐步看书和做题。
- 市面上考研政治辅导班众多,选择“学府”辅导班,上课较为辛苦,但老师压中了部分大题。
- 建议全程参加强化班和冲刺班,或购买强化班视频自学,最后参加冲刺班。
- 参考书目:任汝芬序列一《要点精编》、序列四《最后四套题》、导航《二十天二十题》、蒋中挺《真题预测百分百》《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强烈推荐)、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任汝芬《最后四套题》。
- 第一遍复习:9月1日至10月31日,阅读序列一,配套习题,哲学内容抽象深奥,需反复揣摩。
- 第二遍复习:11月1日至12月15日,复习序列一及真题选择题,总结分析第一遍做错的题。
- 第三遍复习:12月16日至考前,复习序列一,背诵大题,做模拟题中的选择题。
- 注意:大题背诵需提前一个月开始,避免考前时间紧张。
- 政治选择题是复习重点,需自己慢慢摸索。
**心态调整:**
- 压力是正常的,适当调整,散步、与家人朋友交流,慢慢就会过去。
- 失眠时不要过度补觉,坚持看书,规律作息,几天后就会恢复正常。
- 也曾想过放弃,适当休息,看电影等放松,然后继续努力。
《西医综合能力测试》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知识及技能水平,具体包括医学基础、临床专业以及临床实践能力三大板块。
具体涉及的科目有:
1. 内科学: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与遗传性疾病等。
2. 外科学:涵盖外科总论、肿瘤学、普通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等。
3. 妇产科:涉及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妊娠疾病、分娩与产褥期疾病、妇科肿瘤等。
4. 儿科:包括新生儿疾病、儿童保健、儿童传染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等。
5. 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超声诊断、核医学影像等。
6. 实验室诊断:涉及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血液学、微生物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等。
7. 病理学:包括病理学总论、肿瘤病理、病理生理学、病理组织学等。
8. 医学统计学:涵盖统计学基础、临床统计学方法与应用等。
9. 医学伦理学:包括医学伦理原则、医疗纠纷与法律责任、医学伦理实践等。
考研西综科目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一、西医综合(生理、病理、生物化学、诊断、内科、外科),其中政治英语各100分,西综300分,具体分布为生理20%,病理生化各15%,内科加诊断30%,外科20%。医学类国家线总分在280-300之间,单科英语政治40上下,西综120左右。
医学考研流程通常为:大多数医学生在初试后复试前选择导师,少数在初试前或复试后选择,研究方向在初试报名时选好。每年大约十月份网上报名,十一月现场确认,次年一月的第二个周末考试。
考研复习建议如下:
1. 英语阶段主要复习单词和长难句,单词至少复习两至三遍,开始学习长难句,进行英语阅读,不急于做模拟题。
2. 专业课阶段是通读专业课本,按照“把薄书读厚”的原则熟悉课本体系构架,主要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扩充。
西医综合考研科目涵盖了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及临床应用等,重点是提高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需要掌握疾病临床表现、常见治疗方案以及系统分析、判断和整合医学信息的能力。